追问丰县八孩母亲事件 社会治理的关键是什么?(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丰县八孩母亲一事仍在持续发酵,在追问该事件全部真相、呼吁严肃追责的同时,外界应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一次对中国基层治理水平的突出暴露。它显示出,在某些地方,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仍然在被官员们广泛地忽略着。
此题中之义为何?概言之把人当“人”——中国的治理体系理应围绕这一建设重点做长久的工作。
对于治理者们而言,只有把民众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各种机制和程序才能得以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才有可能令治理体系展现出人道主义关怀这一“现代化”的必要内涵。
孟子在描绘理想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在中国人尽皆知,但说易行难。可正是唯其难,故见其珍贵,这样的“高标准”背后所蕴含的处世观特别应当成为治理者们努力具备的素质。
而此言还有不常为人知的后半句,“天下可运于掌”,可见孟子是将之当作治理逻辑的。只是从古至今,诵读者众,能做到的人几稀。
例如在丰县八孩母亲事件中,若该事自曝光之初,所涉相关政府部门但能设身处地,从基本的人道关怀出发,实事求是看待其所处的艰难境况,着力于解决“人”的困难,便不至于只想着敷衍了事糊弄舆论,进而令事件通报一变再变,自然更不会招致网络上鹊起的骂声。
《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评论此事,“她一路经历的基层没有针对她这样的极端情况以正常方式展现人道主义关怀的能力,纵容了对她的侵害,我们需要承认我们社会的这一弱点带有一定普遍性,我们的基层人道主义建设和法制建设任重道远。”
可谓一言中的,此事件中各方面人道主义关怀的缺失是八孩母亲陷入悲惨境遇的关键致因。而事件曝光之后,当地主管部门见怪不怪、急于了事的心态则令该事件凸显出的地方政府基层治理水平的滞后,在互联网上被成倍放大了。
究其根本,是在一些治理者的眼中,将鲜活的人“非人化”了,民众被当成了某种“生产要素”,被冷冰冰地工具化了。
也正是因为人的“要素化”,治理者们便不常展现共情能力:才有对八孩母亲被锁无动于衷,反而急忙公告免得“事情闹大”;才有无视民众回家心切,发明出令人费解的“恶意返乡”;才有数见不鲜的暴力截访;才有凭空加码的防疫“一刀切”……
这是寄生在中国治理体系身上的现代化之疾,务要革除,否则“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