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疫情:确诊人数保持高位,专家称速战速决和拉长疫情各有利弊需充分准备(组图)
台湾近日新冠确诊本土病例激增,单日确诊数连续三日突破4万,新冠累计确诊总数达31万,专家预计单日确诊人数还会上升。而这波由新冠变种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带来的疫情正在考验台湾防疫能量。
在台湾北部各大医院,想要做PCR检测的民众涌入急诊室,增加医疗负担。药房外,购买新冠快筛盒的民众大排长龙,甚至出现混乱场面,引发许多民怨。各大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不堪负荷,病倒或受感染,纷纷在社交媒体“求救”,并批评地方与中央政府支援不够。
分析疫情,美国史丹佛大学儿科及健康政策教授王智弘向BBC中文强调,当前关键在于台湾需赶紧做出精确的医疗资源模拟(model),来面对变种病毒。
王智弘解释,所谓模拟医疗资源,包含精算全台医院每天的急诊重病病床数,呼吸器还有药量等,而医院每天都要将资料反馈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回馈给中央,这个过程很繁复,但很重要。“新加坡之前在病患分流前,模拟就做的很好。”
台湾近日新冠确诊本土病例激增,单日确诊数连续三日突破4万,新冠累计确诊总数达31万,专家预计单日确诊人数还会上升。而这波由新冠变种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带来的疫情正在考验台湾防疫能量。
在台湾北部各大医院,想要做PCR检测的民众涌入急诊室,增加医疗负担。药房外,购买新冠快筛盒的民众大排长龙,甚至出现混乱场面,引发许多民怨。各大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不堪负荷,病倒或受感染,纷纷在社交媒体“求救”,并批评地方与中央政府支援不够。
分析疫情,美国史丹佛大学儿科及健康政策教授王智弘向BBC中文强调,当前关键在于台湾需赶紧做出精确的医疗资源模拟(model),来面对变种病毒。
王智弘解释,所谓模拟医疗资源,包含精算全台医院每天的急诊重病病床数,呼吸器还有药量等,而医院每天都要将资料反馈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回馈给中央,这个过程很繁复,但很重要。“新加坡之前在病患分流前,模拟就做的很好。”
急诊室危机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CDC)指挥官陈时中预估,此波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杀入全台社区后,确诊高峰时间可能会发生在5月20日。也有分析称,目前疫情变数还在,因此高峰时间点很难预估。
面对台湾新冠确诊数暴增,目前台湾处理方式,并未如同上海采行严厉封城,也没有如同香港禁止夜间室内用餐,关闭健身房,酒吧等公共场所。
台北市民在地铁站排队注射加强针。台湾并未采取封城等极端措施遏制疫情。
目前台湾民众出外活动如常,唯许多小学及幼儿园宣布停课。
但是,确诊数暴增,也已经造成特别是台湾北部各大医院急诊室爆满混乱之场面。
根据台媒报导,挤爆大医院急诊室的民众多半不是重症,甚至没有病征,但因为焦虑而涌入急诊室。原因在于,台湾目前仍需要PCR检测确认后,才能被正式视为确诊。这也造成大批民众涌入医院做PCR检测。其中包含许多购买新冠医疗保险的民众,因为需要有PCR检测确诊,才能索赔。
混乱的急诊室及医院爆满,排挤到真正需要求诊的其它急诊患者,医护人员不堪负荷,纷纷病倒。加上现在台湾快筛试剂仍然有买不到的情况,导致民怨四起。
据此,台北市长柯文哲针对去年删除28亿新台币的快筛试剂预算道歉。台湾政府也紧急与全台上百间社区医院或诊所合作,让民众前去做PCR检测。
混论的急诊室及医院爆满,排挤到真正需要求诊的急诊患者,医护人员不堪负荷,纷纷病倒。加上现在台湾快筛试剂仍然有买不到的情况,导致民怨四起。
快筛≠PCR检测
今年30多岁,在台北市工作多年的辜小姐(经要求化名)就告诉BBC中文,她在四月底快筛确诊后,症状轻微,但被繁复矛盾的流程“搞得心很累”。她说,因为同行出游后先确诊,告知她后,她因为有轻微症状,经快筛后确诊。她本来想说自行在家隔离,但当时台湾政府规定,还必须前往PCR排队检测。
她批评,如此一来不就是让前往PCR检测的民众“出外散播病毒”。辜小姐的疑惑,是台湾现在面对奥密克戎疫情最主要的辩论之一。
台北市长柯文哲便抨击中央,让民众还要透过PCR检测,才能确诊,并不明智且浪费医疗资源。
现任台中研院院士陈建仁则解释,任何筛检试剂都有它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等。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盛行率的高低,决定了阳性预测值的高低。”
本身也是流行病学专家的陈建仁说,根据各国多年的研究统计,所谓“阳性预测值”随着流行病盛行率会有显著差异,譬如,在盛行率为50%的时候,可以高达95%;盛行率为10%的时候,阳性预测值达68%。“盛行率为1%的时候,阳性预测值就只有16%,换句话说,筛检阳性的六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有病的。”
因此陈建仁认为,如果开放居家检疫,居家隔离对象的盛行率比一般人高,所以才适用快筛阳性取代PCR确诊,但对于盛行率较低的其他族群则不合适。他呼吁,应该在盛行率高的族群、地区和时段利用快筛进行确诊。
中央与地方防疫不同步?
面对快速上升的确诊及重症病患人数,台湾领导人蔡英文在上周五(5月6日),表示,台湾预计取得1亿剂左右的快筛试剂,“供应将会越来越稳定”。她也请全台地方政府设置社区筛检站,扩大PCR检测能量到地方,并规划与基层诊所合作。台湾政府并在上周宣布,若民众快筛检测后阳性,并经医疗单位确认后,便可视为确诊,新规从5月12日起实施。
蔡英文呼吁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合作,显示出对抗变种病毒,台湾的防疫模式正在改变。
王智弘强调,现在台湾的作法应该是打游击战。他告诉BBC,奥密克戎已经在全台社区散播之后,防疫不再是由过去台湾中央政府统一管控。他认为,以美国防疫经验来看,模拟病情及资源,台湾指挥中心需要各地医院资料的反馈。过程是医院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汇报到指挥中心,但过程中常会有数字上的落差,或者时间差,有时候会还会慢了一些。此外,还有地方与中央如何定义医疗资源“缺少或足够”等议题,皆是奥密克戎带来的挑战。
奥密克戎变种感染者大多为无症状及轻症,台湾舆论认为未来接受与病毒共存的声音涌现。
王智弘说,台湾年底地方选举到来,此次疫情来袭,确实是考验地方政府与中央能否真正合作,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伙伴关系,由中央提供透明化,清楚的指导,地方确实配合执行,譬如如何分配快筛试剂等等。
但事实上,地方与中央政府在防疫上的不同步,民众也很有感受。
辜小姐便举例,快筛显示阳性后,她便去PCR检测地点,填上个人居住资料后,系统反而是通报了她已经离开20年的户籍地的卫生单位联系她。隔两天后,她居住多年的台北市卫生局才与她联系。
之后,还有另一个中央防疫单位拨打“关心电话”询问她的征状。辜小姐向BBC说:“我一个轻症个案,需要那么多不同单位打电话来,然后负责隔离的单位依旧尚未联系我……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4个人做,而且彼此还没有互相通知……其实,若不看清楚整个制度流程,大家就会觉得是基层公务员没有效率,他们很无辜。”
辜小姐认为,医疗人力就浪费在这些繁复甚至不够实用的系统当中。
在台湾疫苗施打率最低的台东,一位民众Julie也告诉BBC中文,她认为有关台东的疫情一开始但都没有透明化,“他们不公布自己内部有多少人确诊,一开始公布有一级首长确诊和一位议员确诊,后来就没下文了。这些案件好像都混在另一个乡镇的案中带过,所以我们不知道台东市区这么严重了,都以为是另个乡镇(成功镇)。”
不过,辜小姐和Julie都说,她们对这波疫情,都没有去年Delta疫情来袭时担心,唯一忧虑的是老人或小孩的健康安全。台湾卫福部长陈时中5月5日宣布,辉瑞儿童疫苗预计5月12日抵台,第一批共77.76万剂,最快约20日提供接种。
两种路径优缺点
王智弘向BBC分析,面对奥密克戎,台湾第一个方法就是让确诊数快速上升,之后也会快速下降,譬如美国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大概一两个月的时间,确诊数就会下来,但这样会造成很多人病逝,因为医疗资源没法跟上,特别是老人或慢性病患者情况会比较危殆,而且医院的床数或药可能不够。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确诊曲线拉平或延长。但这会让疫情拖延时间较久,但也让医院有时间准备病床,呼吸器或药物。但要拉平曲线,便需要缓解策略(mitigation),包含要求民众减少活动,可能增加在家工作天数,避免群聚,捷运或大众运输管制也要考虑,室内用餐也要注意等。
王智弘建议,台湾现在需要赶紧把好好把所需要的东西,模拟出来:“新加坡很早就做model,所以模拟得很成功。他们一开始分流的时候就把需要医疗资源几乎都准备好了。香港想走清零路线,结果没办法清零,根本没办法清零。台湾可能要花一点时间思考,现在怎样做,可以减少死亡率。”他告诉BBC。
过去台湾严格的边境管制,包括入境者必须强制检疫,很大程度上将病毒围堵在边境之外。
台湾疫苗政策谘询委员、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李秉颖在台媒“宝岛联播网”分析,参照各国疫情发展,确诊高峰数从出现到下降约3至5个月不等,而台湾尚未到确诊数顶峰。他呼吁全台医疗机构要未雨绸缪。李秉颖又说,参考H1N1流感的经验,第一次大流行后3年,感染高峰期还是出现,只是峰波一次比一次减弱,他个人评估新冠肺炎会有5到6个高峰波段,再慢慢减弱:“随着大部分人有免疫力后,感染的人数会逐渐减少,但只要有流行,还是会造成可观的重症跟死亡人数。”
加州柏克莱大学吕淳祺教授则分析,根据台湾指挥中心数据,截至5月4日,台湾的Covid-19病床,不到一半 (43.7%) 被使用,且多数确诊者是无症状或轻症,目前居家护理。他观察台湾的医院正在采取明智的分层护理方法维持医院病床量:“只要台湾民众和政府不惊慌,并继续采取科学方法来应对预计未来 2-3 周内达到顶峰的新冠疫情,我认为台湾没有必要封城。”他告诉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