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0日 19.8°C-22.9°C
澳元 : 人民币=4.7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不对等”亲情正兴起,姑给侄儿买东西不手软,自家娃却像局外人

2021-11-23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都说“姑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这是人们用来形容亲情血浓于水的一句话。但任何一种情感都是双向付出与维护的,即使是亲情,也不能进行道德或情感上的绑架。

妮妮家就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妮妮有个亲弟弟,自从妮妮成为姑姑以来,就没少给侄子买东西,小到衣服、玩具、零食,大到儿童平衡车、可调节学习桌椅等。

从几十到上千,她在侄子成长过程中的支出一点不逊色侄子的父母——妮妮的弟弟和弟妹。其实,妮妮作为姑姑给侄儿买起东西来不手软固然有一部分是出自真心,但还有一部分则是受父母的“强制指挥”,而这种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不对等式”亲情也给她增添了不少烦恼。

“不对等”亲情正兴起,姑给侄儿买东西不手软,自家娃却像局外人 - 1

有种“不对等”式亲情正兴起,姑姑“被要求”常给侄儿买东西

其实,在妮妮组建家庭生了宝宝后,弟弟弟妹也一直张罗着要给妮妮的孩子送些实用的“大件儿”,但妮妮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而且小孩子捡别人家孩子剩下的也有讨吉利的说法。

于是妮妮表示,弟弟弟妹可将之前侄子用过的东西给他们就行。因此,弟弟弟妹的“大件儿”一直也没落实。

“不对等”亲情正兴起,姑给侄儿买东西不手软,自家娃却像局外人 - 2

因为自己也有了小孩,妮妮跟老公的开销也不小,于是今年春节除了给侄子包了个大红包,她没再买什么礼物。

眼看就要到侄子的生日了,妮妮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来电的目的只有一个,“孩子生日时,你作为姑姑一定要好好表示一下,不要再像春节时那么小气了,别人知道了会笑话的。”

“不对等”亲情正兴起,姑给侄儿买东西不手软,自家娃却像局外人 - 3

妮妮觉得可笑又委屈,一方面自己的孩子跟小侄儿的生日没差几天,却未见孩子的姥姥姥爷提起,而且妮妮的儿子还没上学,自己经济条件不比弟弟一家好,另一方面自己的孩子过生日时也没见家人如此上心,父母这样的说法搞得自己家的娃却反倒像个局外人一样了。

不对等的付出,总有人会受委屈

像妮妮家的情况就是典型的“不对等”的付出,这不仅让作为姑姑的妮妮觉得心里不平衡,而且还会让弟弟一家不思进取,总想着被给予,而不是为别人付出。

“不对等”亲情正兴起,姑给侄儿买东西不手软,自家娃却像局外人 - 4

可更令人寒心的还是来自于父母那端的“亲情绑架”。这些拎不清关系的父母往往打着一家人的旗号,助推着这种不对等关系的发展,他们只要求女儿为儿子一家付出,却不想女儿也是他们的孩子,何尝不需要家人的关爱或者是付出后的回报。

长期这样下去,不仅不利于家庭和谐,也会使一家人之间产生隔阂,让原本相亲相家的手足之情变了味道。所以说,一家人的相处之道,不在于单方面的付出,而是适度的付出与相应的回报。

一家人相处要懂得“适度”和“回报”

人们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老人来说,无论是儿子一家,还是女儿一家,无论孙子还是外孙,即使姓氏不同,也不能改变亲情。

“不对等”亲情正兴起,姑给侄儿买东西不手软,自家娃却像局外人 - 5

作为老人更要懂得适度平衡子女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不偏不向。同时,给予者与被寄予者也要懂得适度,而且彼此之间要有回报,这样才能和谐相处下去。

当然,这些给予者往往会被捧得很高,经常会被家里人说成能力很强、有眼光等等,给予者也会因为这些“甜言蜜语”的高帽子而心甘情愿地付出。

凡事都要讲究量力而行,有时候造成被寄予者“得寸进尺”,也来自给予者的自不量力。一旦给予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也要学会拒绝。

写在最后:

亲情之间正是因为没有利益关系,不存在攀比才相处的轻松自然。然而姑姑给侄子买东西不手软,自家娃却像个局外人这种情况,换作谁都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希望亲人之间少些理所应当多些你来我往。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