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4日 5.6°C-12.0°C
澳元 : 人民币=4.8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2022-02-2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汉末三国时期,适逢乱世,天下群雄逐鹿,爆发了无数经典的战役,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在正面战场之外的较量,同样精彩纷呈,其中诈降计又以成本低、杀伤力强而广受青睐。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1

东吴君臣对诈降计的使用可谓炉火纯青。赤壁之战时,曹操就不幸中招,被周瑜用火攻击败,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太和二年(228年),孙权故伎重演,再次祭出诈降计,使曹魏最高军队统帅、大司马曹休中计,在石亭之战中损失数万人马,羞恨而死。

石亭之战的惨败重创了曹魏,加上诸葛亮开始战略反击,出兵北伐,导致曹魏短时间内无力再次南征。在这种情况下,魏明帝曹叡改变对吴战略,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东吴实施诈降计。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2

曹叡施诈降计,隐蕃入仕东吴

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诈叛如吴,令求作廷尉职,重案大臣以离间之—《三国志·胡综传》

黄龙二年(230年),曹叡亲自选派隐蕃入吴,让他去完成一项绝密任务,那就是设法谋取廷尉一职,然后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离间计,让东吴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隐蕃以“委弃封域,归命有道”的理由投奔至东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的他给孙权上书一封,说自己有“妙旨”要献上,请求孙权召见。当时三国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各国都对人才求贤若渴,孙权不想错过任何人才,于是决定召见隐蕃。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3

隐蕃口才好,能言善辩,他抓住被孙权召见的机会,对当前的局势侃侃而谈,“甚有辞观”,并有意显露出自己在刑狱方面的才能。孙权被他的三寸之舌打动,破格任命他为廷尉监。

至此,隐蕃成功进入东吴的权力机构,为完成“重案大臣以离间之”的任务,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4

廷尉监左右逢源,隐府前门庭若市

既为廷尉监,众人以据、普与蕃亲善,常车马云集,宾客盈堂—《三国志·胡综传》注引《吴录》

廷尉是汉代九卿之一,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如有大臣犯罪,由其直接审理、收狱。廷尉监隶属于廷尉,品秩六百石,与县令相当,负责逮捕犯人,参与案例、律条、审理疑案等。可见,隐蕃的职位虽然不算高,但却手握实权,具备影响案情走向的能力。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5

隐蕃手握实权,再加上年仅二十二岁,前途无限,因此,东吴士人纷纷与他交往,隐府门前一时车马云集,宾客满门。隐蕃也顺势而为,广交朋友,与朝中大臣打成一片,就连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卫将军全琮等高官都成为他的拥趸,其中郝普还为他被屈才而愤愤不平,而朱据则赞他有“王佐之才”。

隐蕃交好的人大都是江东士族,其中全琮、朱据二人还是孙权的女婿。而以羊衜、杨迪、潘濬等为首的外来势力,则对隐蕃不感冒,尤其以潘濬对隐蕃最为反感,他听说儿子潘翥和隐蕃交往后,竟派人对潘翥杖打一百下,并责令他与隐蕃断交。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6

可见,经过隐蕃一番有意识的操作后,东吴群臣之间的隔阂开始加深,形势正朝着曹叡设想的方向发展。但是,如何将群臣之间的隔阂,进一步激化为相互猜疑,甚至将孙权引入局,就要看隐蕃是否有真本事了,单凭三寸不烂之舌,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

隐蕃以死赚仲谋,东吴此后无宁日

吴主使将入,谓曰:"何乃以肌肉为人受毒乎?"蕃曰:"孙君,丈夫图事,岂有无伴!烈士死,不足相牵耳。"遂闭口而死—《三国志·胡综传》注引《吴录》

黄龙三年(231)十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的隐蕃,执行他卧底计划的最后一步—摊牌。他因“谋叛”不成,被抓捕归案,至于他为什么要“谋叛”,史书中没有说明,不过,从后来形势的发展来看,他是有意为之。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7

孙权对他进行严刑拷问,逼他说出同谋者,没想到隐蕃虽然年纪轻轻,但意志却很坚强,他对孙权说:“谋叛这种事一个人是完不成的,我怎么可能没有同谋者呢!但我是不会连累别人的。”说完此话后,任凭孙权再如何折磨,他始终闭口不语,孙权没办法,只好将他处死。

隐蕃死后,孙权首先将与隐蕃关系最好的廷尉郝普逼死,随后,又免了左将军朱据的官职。然而,这并不能让孙权安心,因为朝中与隐蕃交好者为数众多,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是嫌疑人,特别是江东士族嫌疑更大。可以说,从隐蕃死的那天起,孙权的心中就有了魔鬼,他不再相信任何人。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8

在这种背景下,中书典校郎吕壹开始走上前台,东吴进入酷吏时代。吕壹的工作是监察朝中百官,直接向孙权报告,他阴险狠毒,曾经诬陷过宰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令东吴官场人人自危,闻“壹”色变。

孙权本想利用吕壹,找出参与隐蕃“谋叛”的嫌疑人,但吕壹却搞砸了,反而激起朝臣的众愤,孙权只好弃卒保帅,将吕壹当替罪羊处死。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9

但是,孙权心中的魔鬼还未消除,随后,他亲手策划了“二宫之争”事件,借机逼死陆逊,诛杀全寄、 吴安、孙奇、杨竺等人,同时流放朱据等十多名官员,重创了江东士族。

然而,因二宫之争的杀戮和惩处不仅对东吴人才打击很大,而且使朝廷内的分裂不可逆。造成的结果就是,至公元280年5月1日亡于西晋前,东吴一直陷于混乱之中。

综上所述,隐蕃承认有同谋者,但至死不供出“同谋者”的做法,是一步高招。此举使孙权欲罢不能,因为他的心中已经有了魔鬼。

隐蕃奉旨卧底离间东吴君臣,孙权明知是计仍然中计|三国无间道一 - 10

结语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孙权生性多疑,而且对江东大族不满,魏明帝曹叡是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派隐蕃诈降进入东吴,就是要挑拨、激化东吴君臣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彼此猜疑、消耗,从而使东吴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得益于隐蕃的出色表现,曹叡最终以最小的代价达到了目的。

可见,在战略能力上,曹叡无疑要压过孙权一头。孙权使诈降计的目标是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曹叡使诈降计却是要灭亡东吴,够狠!所以,陆逊认为曹叡时期“其患更甚于操时”,是有道理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