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破亿,姜子牙元始天尊为何这般模样?
文丨 24K
编辑丨 kino
" 我们在许仲琳的原著中,找到了对姜子牙视觉形象的描述:白首牢骚类野人。"《封神第一部》北京首映礼上,导演乌尔善坦言片中黄渤饰演的姜子牙形象更接近原著。这个角色身上聚集了世俗的智慧与平民的魅力。
除此之外,陈坤饰演的元始天尊黑眉黑须,也是不同于过往影视剧众中关于这一角色的视觉呈现。影片上映之前,观众对于预告片中展现的各类人物、异兽形象,讨论颇多。
对此,中国电影报道通过对《封神三部曲》人物造型概念设计李云中的采访,为大家揭秘影片影片角色形象设计背后的故事。目前,该片豆瓣评分 7.7,累计票房破亿。
01
人物造型美学风格:三分写实,七分传统
当今,影视剧创作过程中,人物造型概念设计已成标配。这也为作品最初选角,提供重要的视觉参考。
何为人物造型概念设计?
" 人物造型概念是从剧本文字转换成具体图像的第一步。比如说我们剧本里要出现姜子牙,出现武王姬发,他们长什么样子,是一种什么状态。那么就需要我去做,把它大概的样子画出来,设计出来。" 接受采访时,李云中分享了这一职业日常工作的内容。《封神三部曲》中所有角色造型概念设计的初稿,都是他手工绘制。
在李云中看来,这种用国画技法去做电影人物概念设计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具备独特的中国韵味;二是设计稿本身也能成为颇具艺术性的艺术稿。当年,恩师戴敦邦给剧集《水浒传》设计人物造型时,便采用了这一技法。
众多手稿中,首先映人眼帘的便是《封神第一部》结尾大戏的重要参与者怪兽饕餮。最早的剧本中,饕餮是一个活物。后来,导演表示石头质感更能体现青铜器以及商王朝的冷酷,便有了饕餮现在的造型及质感。
初版造型概念设计图中,石饕餮嘴中含着人,脚下踩着的一只猛虎嘴里也是叼着人。李云中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来增加神兽的凶猛感等。
现有历史资料中,商周甲骨文里并没有 " 饕餮 " 二字。现代人们认知中的 " 饕餮 ",是以商代青铜器图像为基础,臆想而来的一种动物。" 我们所谓的饕餮其实是水牛,所谓的饕餮纹,其实就是这种水牛的纹样的异化。"李云中如此解释。
最初剧组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封神三部曲》的人物造型美学风格,更倾向于偏历史的写实风格。后来,由于商周流传至今可供参考的服饰资料太少,创作方向转向以壁画人物形象设计为代表的传统风格。
" 如果我们全用传统风格的话,大量的商周元素不去用,我们会觉得很可惜。所以后来在导演的建议下,我们总结封神的美学风格是要做到七分的传统,三分的商周时期写实风格相结合。"李云中坦言导演的建议为《封神三部曲》人物造型美学风格奠定基调。三分写实,七分传统,为影片的人物造型设计指明方向。
02
元始天尊原本就黑发黑须
作为《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之一,雷震子身份神秘。他与避雨时的周文王姬昌相遇后,被收养为义子。此前多部封神 IP 影视剧中,雷震子的视觉效果大存在很多交集,此次也不例外。
" 其实雷震子来说是最容易设计的,他的样子源于就是传统神话中雷公的形象,《山海经》里雷公的形象记载则是人头龙身。"李云中表示片中鸟头龙身的雷震子造型设计,充分融合了《山海经》与《封神演义》的描述,与以往差别并不大。雷震子身上一些配饰及纹饰,也有浓浓的商周时代特色。
这种形象与观众过往印象相差并不大的角色,还有杨戬、哪吒等。《封神三部曲》呈现的这些角色最终银幕形象,是在李云中人物概念设计初稿基础之上,做减法而来。淳朴自然成为片中玉虚宫各种神仙角色造型设计的最大原则。
李云中直言片中哪吒的的风火轮道具,最后直接变成了两个铜圈,化繁为简。而传统神话中关于风火轮外形的实际描述,亦是如此。
对于黄渤出演姜子牙一角,出乎李云中意料之中。拿到剧本仔细琢磨之后,他开始佩服导演选角的高明。最初的人物造型设计初稿中,姜子牙白首素衣,手握法宝杏黄旗。
" 杏黄旗上面应该是画的这种洛书和图。原著里姜子牙就有几件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四不像,包括他最后封神的时候,就一手拿着杏黄旗,一手拿着打神鞭,这是标配。" 谈及姜子牙人物造型初稿时,李云中如此表示。画面中的每一个设计元素都有原著描述做支撑。
片中,观众讨论较多,人物形象与过往差距较大的非原始天尊莫属。过往,这一角色形象多是白发白须。李云中直言《封神演义》的描述中,元始天尊就是一个黑发黑须的中年人。这样才能显得他法力高强。
此外,在胡须角度的设计上,也是充满细节。比如,片中周文王姬昌的胡须尾部是向下的,代表一种随和谦让的性格,商王殷寿的胡须尾角则是微微向上,使得角色形象更加威严。
玉虚宫对面阵营金鳌岛角色的造型设计上,李云中则要做到类似原始巫师的感觉,整体色调要凝重。他们的穿着虽然稀奇古怪,但也是有迹可循。
作为中国影史为数不多的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承载了诸多观众与市场的期待。影片在服化道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对于促进中国电影工业技术更上一层楼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