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12.3°C-15.7°C
澳元 : 人民币=4.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捻土成金”的“中国式浪漫”

23天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当陶瓷与首饰结合,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不仅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学表达。

在2024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上,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全国“青花奖”陶瓷首饰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吸引众多瓷器爱好者的目光。众多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艺术家、陶艺家、首饰艺术工作者精心创作的陶瓷首饰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示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在当代的“饰佩”中的时代价值。

陶瓷是世界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密码。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陶瓷与首饰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不仅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学表达。

《瓷韵兰香》李新青/供图

中国是一个陶瓷大国,亦是瓷器的创生之地。景德镇历代名窑林立,名瓷精品迭出,陶瓷文化独领千年风骚,曾是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重要文化城市。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以独有的文化和艺术心智创造出无数精美、令全世界惊叹的瓷器。

首饰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先民们使用自然界中的石头、兽骨、贝壳等材料来制作成原始而朴素的首饰,以此来表达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在西安半坡、河南庙底沟文化遗址曾经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陶环。在母系社会、彩陶发展高峰的历史背景下,母系氏族的先民在制作日常用具之余,想到装扮自己,用陶土做各种“环”装饰身体。其中,有的就佩戴于手上,相当于现在的“手镯”。

历史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50岁的澳大利亚人班罗根在马来西亚拍摄,记录400年前的葡萄牙沉船出水经过时,在船上发现了3400余件中国明代青花瓷,大部分因年深日久变成碎片。班罗根看到大量硬币大小的碎瓷片,觉得丢弃实在可惜。于是,随手拾起一片碎青花瓷,用胶水粘在自己手上的戒指框里,没想到,这枚蓝幽幽的古老青花仿佛重新具有了生命。

瓷片虽然是残缺的,但却是真实的历史见证物,从某个意义而言,瓷片就是文明的碎片。

而真正意义上的陶瓷首饰,则是在近现代才真正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具,正在实现从功能性向装饰性,从器皿到饰品的深刻转变。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一日千里”,传统陶瓷与现代材料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艺术与生活的“火花之美”。

《夏花》李新青/供图

早在2019年3月,一场“碎器之宫”瓷片首饰展在德国慕尼黑手工艺与设计博览会开幕。这些美轮美奂的首饰,把老瓷片作为创作材料和设计元素,引发了各国艺术家对中国陶瓷文化的极大兴趣。

瓷片虽“老”,但那是时代的印记,运用好了就可以让古今文化实现“穿越”,为首饰注入“灵魂”,使旧物变“新品”。

以此次展出亮相的首届全国“青花奖”陶瓷首饰来看,就极好地体现了陶瓷与首饰的完美结合。譬如,作品《青花釉里红王冠》,由陶瓷、14K包金线、玛瑙、珍珠等材料制作而成,创作者把陶瓷当中最具代表性的青花作为首饰的重要材料,以14K黄金包金线缠绕包裹青花釉里红瓷片,并配以玛瑙珍珠加以点缀,整个王冠尽展陶瓷元素,尽显奢华大气。

又如,名为《瓷青的爱》的首饰作品,由陶瓷、珍珠、皮革、白银等材料制作而成。细细品味,自然柔软的瓷片含蓄地掩着珍珠,仿佛护佑着心中的白月光,沉静而安逸;皮革的柔韧更具有延展性,寓意着支撑与信任。这款首饰通过陶瓷与多种材料的有机融合,互为依托、彼此融合,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窥一斑而知全豹”。陶瓷首饰,上演了一出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激情碰撞”,由此而擦出的艺术火花在中国乃至世界掀起了一场陶瓷首饰审美的新浪潮。

得益于陶瓷造型的可塑性与釉料的多变性,再加上陶瓷的光泽感、不沾污、永不褪色、不损肌肤等优点,陶瓷材料日益成为首饰界的“宠儿”。

材质新。陶瓷首饰的出现,既打破了传统首饰制作材料的局限,同时又拓展了陶瓷在装饰领域的运用,丰富了现代首饰的品种,被誉为“绿色珠宝”,成功实现了陶瓷与首饰的“双向奔赴”。

益健康。陶瓷首饰比一般的金银首饰更加绿色和环保,陶瓷饰品的原料当中存在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有实验表明,陶瓷对于人体有着改善新陈代谢和加快血液循环等作用。

意境美。陶瓷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釉,色彩瑰丽、意境美妙,佩戴在指间、耳上、手腕、颈项,有着似宝石美玉、胜琥珀玛瑙的艺术效果,充分展示了“冰与火”的意境美。

简而言之,陶瓷首饰作为首饰界的新宠,可塑性强,釉色多样,装饰效果丰富,代表着东方的美学思想和精神气质,既彰显品位,又呈现气质,契合人们回归自然、张扬个性的需求。

《青岚》李新青/供图

陶瓷材料有着天然的包容性、美观性,与首饰相融合,无疑极大拓展了陶瓷艺术的表达语境,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个崭新命题。

环顾全球,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与首饰的“亲密接触”中也开启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借鉴到创新的演变,并日益走向国际舞台。

譬如,有着近40年历史,被誉为珠宝界“奥斯卡”的光谱奖大赛,近年来就屡有陶瓷首饰斩获大奖。在2022年获奖作品当中,一枚由黄金和黑色陶瓷制作而成的戒指,凭借别具一格的设计和令人惊艳的色彩,一举获得了最佳晚宴珠宝奖和最佳时尚奖。

现如今,在高科技的加持下,特别是极具代表性的3D打印的运用,使陶瓷制作从千百年来的手工、半手工、半机械制作,在“云物大智”的时代有了向数字化生产革新的技术支撑。由此,使得陶瓷首饰设计,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材质上都有了全新的突破。

当然,陶瓷首饰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发展快速、前景广阔,但仍处在刚起步阶段。诸如,陶瓷首饰的设计单一、存在同质化现象,小规模陶瓷首饰加工作坊较多,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等,都是陶瓷首饰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绊脚石”。

从现实来看,陶瓷首饰作为一种陶瓷艺术,其行业发展必定需要深厚的陶瓷文化历史底蕴作为“硬支撑”。以此次首届全国“青花奖”陶瓷首饰创意设计大赛的举办地景德镇来看,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陶瓷首饰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正是得益于景德镇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和深厚的陶瓷产业基础,加之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陶瓷科技、陶瓷艺术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加持,众多独具特色的陶瓷首饰品牌应运而生,并形成了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展望未来,弘扬陶瓷文化,立足区域特色,提倡个性创新,注入科技之力,强化国际合作,陶瓷首饰未来可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艺术进入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首饰与陶瓷的结合,不仅是一种物质的融合,更是一种精神的共鸣——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诠释着生活的诗意与温度。

来源:当代江西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主任:周艳华

值班编委:邹文彪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