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5日 10.9°C-15.1°C
澳元 : 人民币=4.82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2017-04-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这两天,一则“中国学术界被爆惊天大丑闻”的新闻在境外媒体和中国的网络上流传着,而且被卷入丑闻的竟然有多所中国知名的学府…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必须告诉大家的是:这件事确实是发生在我国学术界的一个丑闻。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一早,德国知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在2015年-2016年间,有107篇刊登在出版社旗下的学术期刊《肿瘤生理学》上的论文涉嫌造假,而且证据充足!


更令人难堪的是:这107篇论文,竟然全都来自中国!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1


根据斯普林格出版社的说法,这些论文存在的主要造假问题是虚构审稿人和审稿意见。

 

其具体的造假做法是:论文作者会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审稿专家、或者冒用真实专家的身份,然后再编造出这些所谓审稿专家的邮件地址。之后,待论文被发到了这些虚假的邮件地址后,造假者会撰写出虚假的审稿意愿,高度评价这些论文,进而促使这些论文获得通过并得以刊登。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2


这些问题论文中,绝大多数竟然都来自中国国内的医院,其中更不乏许多三甲医院!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3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上图所示,这些论文造假的医院人员所来自的科室,也绝大多数都是临床科室,而不是纯学术的部门….可是,这些医院的医生们为啥要如此大规模、系统性的论文造假呢?

 

这背后的原因啊,其实早在2年前就已经被咱国内的媒体披露过了…因为中国学术圈在当年就已经遭遇过一次类似的丑闻了。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4


当时曝光我们的是英国的医疗科学学术文献出版商BioMedCentral,说有41篇来自中国的论文造假,而造假的手段也与今天《肿瘤生物学》期刊上被曝出的107篇论文的问题一模一样,都是同行评审造假!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5


而媒体的调查很快就揭开了这其中的黑幕:都是医院“一刀切”的考核制度害的!


其中,《新华日报》的调查就指出:论文已经成为医生、乃至护士和技工们晋升评职称时必须的“通行证”,像南京大医院的中级职称医生,如果要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SCI论文,才有参加申报资格;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甚至还要求医生必须用外文发论文,并发在国外权威杂志上才有晋升正高资格…

 

作者的一位医生朋友也吐槽说:论文造假都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了,因为不论你看病多好,只要你没有论文,就难以晋升和评职称;可很多临床医生平时都“忙成狗”,几乎没时间再去关心写论文的事情,结果就出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大规模的造假丑闻,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论文代写的黑色产业链。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6


不过,事情在2015年年底开始出现了一些转变。

 

先是2015年11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为基层医护人员的职称评级松绑,表示论文、科研要求不做硬性规定,只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7


在2016年3月,中央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不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更要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


中国学术界闹出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 8


可即便这些政策看起来令人振奋,即便今天被斯普林格出版社曝光的107篇论文也是发生在2015年-2016年这个“过去时”,但冰冻三尺也并非一日之寒…


有医生就表示,目前论文仍然在很多大医院的晋升和评职称中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临床医生们也还在为此头疼着。真正改变的只有县级的单位。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大医院、三甲医院的一些医生,即便能力出色,对病人负责,但为了获得晋升和职称,有时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最终,我们仍然可能会继续面对到2015年和今天这样的“学术造假大丑闻”,而且还是在全世界面前被曝光。


可我们怪不着别人的曝光,只能认真反省我们自己:为什么中央印发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实施不下去?为什么有的大医院拒绝改变人才的晋升和职称制度?


更多

▶比丁义珍还惨...有些贪官外逃后竟过的这种日子

▶特朗普击碎外国人的"美国梦",印度人慌了,中国却成为大赢家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来源:人民日报、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宋雅宁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