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时事分析:中国高度重视与东盟外交(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欧洲对华关系正在摇摆,美国在战略层面遏制中国的基本政策方向不会改变,东盟对中国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突出。
本周开始,中国领导人将对东盟地区展开密集高层外交。先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柬埔寨,并出席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系列会议。随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亲自出席G20峰会和APEC峰会,东盟地区一时已经成为中国高层外交的聚集点。
笔者早前曾经撰文指出:在中美关系短期不乐观的背景下,中国应该高度重视东盟、欧盟以及日韩两国,只要中国外交与这些地区运作正常,中国仍然可望得到发展。而其中,东盟尤其是重中之重,这首先是地缘位置使然,同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东盟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中国外部形势不好
东盟之所以对中国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突出,首先是当前中国外交的外部形势使然,这集中表现在两点:首先是,欧洲对华关系正在摇摆;其次是,无论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潮起潮落,包括近日又开始出现的缓和迹象,但美国在战略层面遏制中国的基本政策方向不会改变,尤其是当时机来临时,美国绝不会放弃相关政策。
欧洲对华外交正在出现的摇摆,对中国是非常麻烦的事,因为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欧洲对中国不仅意味着外来投资,更加意味着高科技,这是一条中国目前难以切断的供应链。而目前的现状是:尽管欧盟至关重要的国家德国的总理刚刚访华,但回国后在国内政坛面临强大的反对声浪。而且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总理访华刚刚回国时,马上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贝尔伯克在访问期间公开强调,希望中亚国家能够与中俄两国“保持距离”,加强与西方世界的合作。紧接着,德国政府又拒绝了一起中资收购德国半导体公司的交易。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周三宣布了这一决定,但不肯明说是哪家公司。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是ERS Electronic,这家总部位于巴伐利亚的科技集团原本将被一个中国投资方收购。德国政府还证实,它还阻止了有关将位于多特蒙德的埃尔默斯(Elmos)半导体工厂出售给Silex Microsystems的交易,后者是一家中资所有的公司。
同时,路透社报道说: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中国进博会上的演说被取消,因为他计划在演讲中呼吁减少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米歇尔说,欧洲在化石燃料方面过度依赖俄罗斯,导致了贸易不平衡。“在欧洲,我们希望我们的贸易关系保持平衡,避免过度依赖的情况出现……而我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是如此。”
上述情况的深刻背景是:时代正在改变。一位欧盟商界人士曾就此向笔者说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及随后对欧洲的能源封锁,让欧洲人明白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当然包括了不能把市场只放在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俄乌战争后仍然与俄罗斯保持中国自己公开声称的“上不封顶”的双边关系,而且德国很多智库发表的报告显示:中国在中俄贸易中向俄罗斯让利。这些信息传出去后,欧洲人当然就会认为是中国在资助俄罗斯。
因此,当下中国在欧洲面临的社会环境可谓非常不好。
同时,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在战略层面上坚持遏制中国的大方针不变。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说,他希望在下星期于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讨论包括台湾和贸易在内的课题,但他不会在会谈中做出“根本性让步”。
拜登说:“当我们会谈时,我想做的是列出我们各自的红线——了解他认为哪些符合中国关键的国家利益,而我认为的美国关键利益又是什么,以及确定它们是否相互冲突。如果确有冲突,该如何解决。”
这次会议将是拜登上任以来和中国领导人举行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但上述观点拜登上台以来多次说过,而中美关系的现状也就是如此。因此,对拜登此次会晤中国领导人,美国官员只重点强调了中美两国不陷入冲突这一点,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期待和调门,已经可以预测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结局了。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性也就被凸显出来了,值得高度关注。
东盟在各方间收割利益
在当下亚太局势下,东盟国家正选择在各方间收割利益,而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可东盟国家的行为,同时美国也是如此,这成为东盟国家当下行动的背景。
东盟在各方间收割利益的一个重要例证是:新加坡已经和欧盟以及德国达成一致,将新加坡作为欧盟在东亚的经贸推广中心,并定期举办相关推广和交易会,本月就会有一场这样的交易会,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参加。
于是现在的情景就是:中国是欧洲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洲产品在东亚最大的市场也是中国,但欧洲的营销和推广中心却在新加坡。当然这主要是欧洲的安排,而且新加坡各方面的条件也确实不错。
不过,李克强11月8日访问柬埔寨前,在当地媒体用中、柬、英三国语言发表的文章中,支持东盟本质上不站队的政策,并对当下背景下中国对东盟的政策进行了清楚的阐述。李克强指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东盟的团结和中心地位,让彼此的朋友圈良性互动、并行不悖。他特别强调:“各国可以放心,同中国在一起,没有选边站队的压力,只有团结共进的动力。”这基本上应该是开明的立场和态度。
但这一切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可以肯定,如果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发展,李克强阐述的上述“并行不悖”政策无疑有旺盛的生命力,反之,如果中国经济走向疲弱乃至更加糟糕,中国的上述政策就将面临严重挫折。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