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可以畅行全球吗?(组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非非马:在走遍全球的“中国制造”中,尚不包括影视文化这个类别。工业产品可以在世界通行的标准体系里比拼,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接纳,却与太多复杂的因素相关。
2023年中国春节档的第三个周末,科幻片《流浪地球2》的单日票房开始反超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而相比后者口碑的滑落和争议四起,《流浪地球2》在中国大陆的口碑却一直坚挺。
截至2月13日,《流浪地球2》在中国大陆地区总票房36.69亿元,位居中国影史票房第10,而2019年的《流浪地球》以46.87亿元总票房位居第五;《满江红》则以42.5亿元票房位居第七。
影迷的评分可以反映出中国大陆观众对《流浪地球2》的认可,影片的制作水准也被观众普遍认为远远超过了第一部。《流浪地球》原著小说的作者、中国最知名的科幻作家、也是《流浪地球》系列的挂名编剧与监制刘慈欣,也给出了同样的评价。
如果说《流浪地球2》在中国大陆的票房大热并无太多悬念,它的电影文创周边的爆火程度,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目标金额10万元人民币的“周边”众筹,居然在11天里卖了1.2亿+。
回想2019年,因为《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这一年被业界和媒体称为“中国科幻片元年”。四年过去,中国科幻电影的序列里似乎仍然只有《流浪地球》这一个含金量过硬的品牌。但它无疑是一只巨大的“独角兽”,并且在有意无意间担负了“中国大片全球化”(或者说“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任务与使命。
1月22日,《流浪地球2》在英国伦敦举行首映礼,在上映首周期一度一票难求,成为近15年来英国票房最高的华语片。我有两个朋友在伦敦留学,好不容易抢到了上映首周的票,他们告诉我影院当时是满场,基本都是华裔观众。
不止英国,影片也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其它7个国家前后脚上映,截至2月5日,它的海外总票房达到600万美金。其中,412万美金来自北美地区。按照接下来的发行计划,《流浪地球2》还将在印尼、中东、非洲、俄罗斯、韩国等地区和国家陆续上映。
很多眼睛都在盯着《流浪地球2》的海外表现。这颗征服了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流浪地球”,能成功征服中国大陆之外的观众吗?它能让“中国大片”乃至”“中国科幻大片”扣开全球的电影市场吗?
数据表明,这颗被中国大陆网友昵称的“小破球”,在中国大陆之外,还不太转得动。它2月13日的海外票房数据相比2月5日增幅有限,只增加了24万美金。甚至,出了中国大陆,这部有著名港星刘德华参演的科幻前传,在中国香港地区上映时也票房遇冷,在港上映两日累计票房仅收55万港币。
华语片最高海外票房的纪录,至今仍由2000年上映的《卧虎藏龙》所保持。它的全球总票房为2.13亿美金,仅在美国,它就收获了1.28亿美金的票房。
就目前来看,在畅行全球的“中国制造”里,尚不包括影视文化产品这个品类。工业产品可以在一个全世界通行的工业标准体系里拼技术、拼质量、拼性价比,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被接受,却与太多复杂的因素相关。
在我看来,作为“中国科幻大片”标杆的《流浪地球》系列,尤其是《流浪地球2》,其实是带着鲜明的好莱坞DNA。换句话讲,它是按照好莱坞所建立的“大片/科幻大片”的行业标准下制作的“好莱坞式的中国大片”。也所以,刘慈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才会说:“第一个印象,不像是中国人拍出来的电影。”当然,他想表达的重点,在后半句:“它确实是极大地拉短了中国科幻大片和世界的距离。”这个所谓科幻大片的“世界”标准,其实就是好莱坞标准。
“好莱坞大片”畅行全球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那么,为何很像好莱坞大片、也融入了诸多国际元素的《流浪地球2》并无法如真正的好莱坞大片一样畅行全球?原因是多重的,我想主要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几个问题。
首先,以当下国际语境之浑杂,《流浪地球》系列恐怕难逃争议的宿命。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流浪地球》系列其实始终都无法避免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解读。比如它是否隐含着的政治潜台词?是否带有沙文主义?等等。在2019年《流浪地球》刚出炉时,就有美国媒体刊出了这样的标题:《中国电影业加入“太空竞赛”》。今年《流浪地球2》上映后,依然有一些国际媒体在延续意识形态视角的电影批评,并因此给该片打出了低于及格线的分数。
不可否认,《流浪地球》系列,尤其是到了《流浪地球2》,的确都突出了由中国人主导并团结全人类拯救地球这一点。但长期以来,好莱坞大片其实一直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向全世界输出着“美国拯救地球”的故事。所以,真正的“争议点”并不在于一部电影是否可以弘扬民族情怀甚或是塑造国家形象,真正的“矛盾点”是——在客观存在的大国政治博弈和意识形态差异面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西方媒体、影评人和观众,在文化心理和情感上抗拒由中国人主导与团结全人类拯救地球的“新叙事”,也抗拒中国通过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外宣方式——尽管美国一直都在这么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他们还没法对《流浪地球2》所展现出的国际新秩序形成认同感。这不简单是一个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的问题。
其次,如果我们把《流浪地球2》看作一次东西方观众间的“文化交流实验”,你会发现,由于文化差异、认知差异、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等各种原因,“误读”也无法避免,而“误读”,势必影响“接收”。
比如我就注意到,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中国电影的知名学者Chris Berry教授在谈到《流浪地球2》时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影片试图把两套非常中国式的价值观给“全球化”。他所认为的这两套非常中国式的价值观是什么呢?一是对家庭纽带与亲情的强调,二是对个人牺牲的推崇。他认为这两点,都是中国文化里特别看重而在其它文化里没那么强调的。
在这点上,我和Chris Berry教授是有不同看法的。我认为他提到的以上两套价值观,恰恰也是好莱坞最惯用的两套价值模型,贯穿在好莱坞最常用的英雄叙事模版里,无论“英雄片”的外衣是灾难片、谍战片,还是科幻片。
“牺牲”,几乎是让“凡人”成为“英雄”的必经之路。正是主动地选择为他人牺牲自己,才使得主角从凡人变成了英雄。你可以在各种好莱坞的类型片里看到无数催人泪下的“牺牲”情节——多到我完全无需特别来举例证明。
如果说好莱坞式的牺牲和中国式的牺牲有什么差异,那就是前者往往是从非常“具体的人”出发的,或是基于亲人(比如《后天》,2004),或是基于爱人(比如《泰坦尼克号》,1997)、友人等,而后再由小及大,基于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牺牲”。而中国大片式的牺牲,往往上来就是宏大叙事。首先是基于国家、人民、全人类这种“集体概念”。比如今年春节档的《满江红》,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牺牲”。
而《流浪地球2》却恰恰是走的另外一条路径,或者说是“好莱坞路径”。无论是吴京扮演的英雄刘培强,还是刘德华扮演的英雄图恒宇,他们最直接的情感动机首先是基于自己的家人。刘培强为了让儿子刘启获得进入地下城的资格加入了流浪地球计划,图恒宇是为了让在车祸中丧生的女儿获得数字永生。最后,影片把这种为“具体的人”和为“集体的人”做牺牲,融合到了一起。这其实是非常好莱坞式的叙事模型,也是寻常普通人更容易感同身受、更容易共情的“牺牲观”。
关于好莱坞的英雄叙事套路,其实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但如果一个观众先入为主地想要从一部“中国大片”里寻找“中国印记”,那么,ta也自然会“得到”ta所想要的结论。这显然不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读”,而是基于立场差异、人的思维习惯与认知习惯等原因造成的“误读”。所以,文化产品如何被解码、被接收,比工业产品要复杂得多。
想说的第三点是,从一个国家的影视文化输出角度看,“像好莱坞”其实并无法真正获得“好莱坞”的认同,也无法真正获得国际认同。比如横扫全球的韩国影视,它们虽然的确吸纳了好莱坞的模式与经验,但最终是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的,有其独特美学与独特风格。比如你在好莱坞绝找不出第二部《寄生虫》这样的电影。而《卧虎藏龙》能够风行全球,也是因为它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人文意蕴,拍出了一种即使是在中国武侠片里也少见的东方式诗意。套路管用也好用,但只有具备“独特性”和“稀缺性”才能真正在文明史上留下自己的独有印记。
放在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程中看《流浪地球》系列,它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两部作品直接推动了中国科幻片的工业指标等级,但中国(科幻)大片想要真正走向全球,也的确还有更多的课题需要面对。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