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发现晚中新世柴达木兽化石:类似羚牛
2014-02-23
来源:
凤凰
评论0条
昨天,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勤勤博士在临夏盆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晚中新世柴达木兽化石,这是我国科学家相隔近八十年后对该类动物的第二次发现。
柴达木兽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麝牛类牛科动物,生活于晚中新世早期。柴达木兽的角的形态十分特殊复杂,可称之为“角器”:顶骨之上有一个大的圆盘形的骨质结构,称后角盘;真正的角心退化,位于角盘之前、眼眶上方,并且两侧角心不对称。这种近似“独角”的角心形态在所有牛科动物中绝无仅有。最早的柴达木兽化石发现于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材料稀少,并自步林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一直再无此类化石发现。
临夏盆地的柴达木兽新种——短吻柴达木兽在年代上与属型种大致相当,但新种的真正的角心部分更加退化,额窦缩小位于角器之下,代表了一种更加特化的类型。新种的发现还补充了柴达木兽的面部特征,包括鼻骨极度退缩并增厚、颌骨短而高等,这些面部特征同样特化而罕见。
另外,柴达木兽的面部很短,鼻孔窄高,表明其或许与现生高鼻羚羊、羚牛类似,具有一个扩大的鼻腔,以适应相对寒冷的气候环境。临夏盆地的柴达木兽化石产地位于盆地的西南边缘,其环境特征或许与盆地中央稍有不同。
关键词:
中科院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新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热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