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之战,涌现出的英雄事迹,黄继光、胡修道、孙占元
1952年11月,我国人民解放军在朝鲜上甘岭大败“联合国军”,捷报传到国内,就连败逃半岛的老蒋都给予了极高评价。那么,上甘岭战役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为何连一直对我党都嗤之以鼻的蒋介石都不吝夸奖之意呢?他又说了什么呢?让我们来一一为您解密。
上甘岭战士
血战上甘岭,战争史上的奇迹
1950年前后,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朝鲜与韩国在“三八线”附近发生将近两千余起武装冲突,纠纷逐渐加重。终于,在1950年6月,朝鲜单方面宣布进军韩国,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了。作为朝鲜的邻国,我国领导深知“唇亡齿寒”之意,在增强边境兵力,加固防御的同时还多次警告美国,如果进入朝鲜境内,威胁我国边境东北地区,中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会立即出兵。虽然刚刚建国,我国多方面还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如果再次卷入这场战争,则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中国人的骨气绝对不允许别国的再次侵略,作为“讲义气”的友邦,也不会对邻国的惨痛形势置之不理。未雨绸缪的国家领导人深感我国已经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威胁。于是,1950年10月,我国做出了介入战争的决断。
我国志愿军英勇善战,自进入朝鲜境内参与战争以来,屡立战功,保卫和夺回了朝鲜的多处阵地,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包括让人啧啧称赞的温井战役、长津湖战役、横城反击战、上甘岭战役等等。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
1952年,朝鲜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僵持阶段,我国志愿军经历近两年的积极作战,积累经验,已经熟练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联合国军为了扭转局势,决定反守为攻,开始小规模的进攻行动。他们妄图通过这次冒险的行动,以小规模的牺牲换取一个改善战况的机会。殊不知,这次的战役行动,无异于自讨苦吃。他们选取的第一目标地点则是金化城北不到3公里的两处高地,这两处高地没有具体的名称,
只能用海拔的数值命名,分别称597.9和537.7高地。两处高地之间的山川中有一个小村庄,唤为“上甘岭”,此时的上甘岭经历战火已然寸草不生。为了便于表示,我军便将此次战役命名为“上甘岭战役”。
同年10月14日,战争正式打响,美军以硬件条件的绝对优势,对我十五军展开了猛烈的火力攻击。他们使用了三百余门大炮、四十余辆坦克、五十余架飞机,密集的炮弹和火力使我军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有当时在坑道中的志愿军幸存者回忆表示,颠簸程度不亚于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小舟,情景堪称恐怖。由于支援暂时未到,我军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一天之内甚至伤亡500余人。漫天的炮火,导致我军不能架设电线,无法联系到指挥所。英勇无畏的我军战士竟然一手抓起电线的一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了线路,这才连线到了指挥所,这仅有的三分钟里接收到了作战命令。
牛保才
短短一天的时间,这个小山川就承受了来自联合国军的30余万炮弹,上甘岭被削掉了“脑袋”,低了足足有两米,黄土也演变成了焦土,就连岩石坑道都被炸塌多处。15日到20日期间,我国志愿军借助坑道优势与敌军反复拉扯,多次击退敌军的冲锋。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我军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率则在40%以上。我国志愿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凭借顽强的毅力使敌军大受震撼,措手不及。然而寡不敌众,20日晚间,由于敌人的疯狂反扑,我军阵地再次失守。此时我军的前沿部队,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已经伤亡过半,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了。
剩余志愿兵不得不退守坑道,开始了这场战役中最经典的,也是最艰苦卓绝的坑道战。
坑道战的艰巨程度更甚于阵地战,敌人实施了土石封锁、投掷炸弹、炮火猛攻、掐断水源、释放烟雾弹等等丧心病狂的手段,试图将坑道内的我军剩余力量一网打尽。坑道被轰炸得极不稳固,没有任何光源。空气里弥漫着尸臭味、血腥味、炮火的气味,异常混浊,让人不能呼吸。敌军掐断了水源,导致我军战士全都处于脱水状态,只能在岩石底下接雨水喝,有的忍受不了甚至喝尿。没有军粮供应,十余名战士竟然被活活饿死……后有著名影视作品《上甘岭》也着重刻画了这段壮烈的历史,“一个苹果”的故事让人动容。为了保障物资的供应,后勤部战士突破封锁,通过匍匐接力的方式,将食物、饮用水、炮弹等物资艰难的送入坑道。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据战后统计,整个战役的后勤运输人员就有1700余人牺牲。正是这些大无畏的牺牲,保障了坑道斗争的物资供应,为我军最后的胜利夯实了基础。后方部队也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坑道内,在越过封锁线时也是死伤过半。
即便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我军还是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傲骨铮铮的军魂,通过多次反攻,浴血奋战,在11月2日收复了高地,守住了主峰,使敌人难以反扑。
此时的上甘岭,尸横遍野,血染山川。
抗美援朝的战争记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都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堵抢眼、炸敌人碉堡。”那么,都有哪些战士这样做了呢?上甘岭战役中又涌现了哪些英雄事迹呢?
孙占元
埋骨朝鲜半岛,英雄事迹永流传
孙占元,1951年随志愿军赶赴朝鲜作战,在朝期间先后立过5次功,担任过班长、排长。他在战斗中英勇善战、机智果敢,在生活中关照爱护战士们,常常帮战士们缝补衣服和鞋,还经常贡献出自己的补助贴补战士,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重。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一排的突击军对2号阵地进行反攻。在还未接近阵地中心时,一个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双腿被炸断。然而,他并没有撤离阵地,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爬行指挥战斗。他艰难的掩护战士易才学进行爆破,轰炸了敌人3个火力点。他依托碉堡,架起两挺机枪,对敌人轮番射击,凭一己之力阻止了敌军的两次冲击,击毙敌人数十余人,为部队继续向阵地纵深发展争取了时间。
敌人再次发起进攻,我军人员伤亡惨重,弹药告急,他爬行到敌军的尸体上解下手榴弹,当敌人大规模的反扑阵地时,他拔出了手榴弹的引线,与敌人玉石俱焚,终年27岁。
战后我军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黄继光
黄继光,在家乡征集志愿军时第一个报了名。1952年10月19日,他所在的营部接到命令,准备占领597.9高地。在反击战中,部队被敌军的一个隐秘的枪炮集中发射点疯狂的轰炸,多次冲锋都以失败告终。如果在天亮之前还不能攻占高地,则会直接影响整个战斗的进程。在这危急之时,黄继光和其他几名战士组成了攻坚小组。攻坚小组顶着猛烈的炮火,向敌人的火力点匍匐前进。在过程中,两位战友牺牲了,他也身中了4枪。
他没有顾上自己的身体情况,顽强的爬到了敌人机枪的埋伏处,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他牺牲时年仅22岁,用年轻的生命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创造力条件。
龙世昌,来自一个贫困的贵州苗族家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便和千千万万的中国解放军一样,主动递交了入朝请愿书,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10月19日凌晨,坑道的志愿军收到反击信号后,分两路冲向敌人。龙世昌拿着爆破筒,就在其中的右路。他勇往直前,第一个便登上了主峰,用冲锋枪掩护了后续战士的冲锋。敌人发现了他,他急中生智,滚动敌军的尸体转移了敌人的火力方向。就在敌人分散注意力之时,他奋力地向敌人地堡投入了手榴弹,随着一声巨响,地堡炸毁了。战士们顺势冲锋,很快便消灭了主峰的敌人,夺回阵地。部队又再次向9号阵地进攻。龙世昌和其余两名战士组成了爆破组,担负起了为部队清扫障碍的任务。就在为部队开路之时,他的右腿被敌人打中,血流不止。这时他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爬,也要爬到敌人的地堡去。他拿起爆破筒,在战友的掩护下,继续向敌人最大的地堡爬去。当他接近目的地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爆破筒插入了敌人的射击孔。射击孔那头的敌人又将它推了出来,就这样,龙世昌和敌人各执一端,来回拉扯。为了保证完成任务,他竟然用胸脯死死地顶住了爆破筒……
无声的等待,几秒种后,伴随一声闷雷般的巨响,敌人阵地最大的地堡被攻下。部队高喊着为战友报仇,冲向了山峰,消灭了所有敌人。
龙世昌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597.9高地的收复。
龙世昌雕像
胡修道,和其所在的班在战役中的职责是坚守3号阵地。作为新兵,参加真正的作战还是第一次,他很是紧张。但是面对涌上来的一波波敌人,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击退敌人。由于他的优异表现,不久又被调往10号阵地。在这个阵地上,他亲眼目睹了多个同伴的牺牲,还有帮助他进步的排长。排长牺牲前表现了对他的期望“死也要守住阵地”。守着这份信念,他誓死要保卫好自己的阵地,直至最后,3号阵地和10号阵地只剩下他一个人。
面对敌人两个营的兵力,他穿梭于连个阵地之间,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就在他要弹尽粮绝的千钧一发之际,志愿军的支援终于赶到,彻底将敌人赶下了高地。
据战后统计,胡修道凭借一己之力,
打退了敌人41此进攻,歼灭敌军280人
,为我军的支援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胡修道
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数不胜数,正是这些战斗英雄和功臣的舍生忘死,我们才赢得了战争的最后的胜利。他们也成为了军魂的代表人物,是他们的存在使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和朝鲜人民都不会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敬佩共产党,蒋介石认清时事
上甘岭战役一共持续了四十余天,联合国军一共出动了六万余人,共冲锋九百余次。我国志愿军在硬件落后、装备不足的情况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地震动,就连蒋介石都深受震撼。他久久不能平复,最终意味深长地说道:
“美国人也比不过毛泽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共产党的对手。”
退守台湾的蒋介石一直都没有放下反攻大陆的卑鄙想法,他寄希望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如今就连美国自己都在战场上被我中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他们更不可能轻易与我国为敌了。同时这场战役不仅援助了邻国,保卫了我国边境地区,还证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这使得蒋介石更不敢轻举妄动了。他妄图实现独裁的愚蠢想法,更不可能实现了。想想当时的蒋介石心中必定是五味杂陈吧,有对共产党的钦佩,对我军战斗力的惊叹,也有希望落空的苦涩吧。
蒋介石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