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4.1°C-17.6°C
澳元 : 人民币=4.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三十九、大明朝贡体系,这个套路,在今天行得通吗

2017-03-24 来源: 寒牛出栏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人类世界活动中,国与国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国界的社会关系,在政治学上,把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称呼为国际关系。

国与国,说白了就是一大群人和另一大群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关系。对于地球而言,本质没有变,就是一个大江湖。所谓国家关系,就是大江湖关系,包括现在也是。现在美国是江湖老大,是地球扛把子,人五人六,四处收保护费,和香港电影里面的黑社会,没有啥区别。

在人类发展史上,地球这个大江湖,一直在战争与和平中循环。民族与国家,人口与疆土,经济与文化,政治与军事,宗教与信仰,一直都是地球纷争的焦点。无论世界如何纷争,朝代如何更迭,格局如何复杂,在这个地球上,国与国之间,总体存在三种国际关系。

1、朝贡关系(宗藩关系)。

2、殖民关系。

3、条约关系。

理顺了国际关系之后,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朝贡关系。

朝贡关系,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臣向皇帝朝贡,地方向中央朝贡。另一种是藩属国向宗主国朝贡。

我们这里讲的朝贡关系,主要是指藩属国向宗主国朝贡。

远在周朝时期,中国分为九大州,中央政权认为汉族聚居的区域是文明中心,是世界的中心,周围四夷(北狄、南蛮、东夷、西戎)都是屏藩。一直到秦始皇扫灭六国,江山一统,建立强大的中央政权,这个时期都是朝贡关系的形成期。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朝贡关系,始于汉朝。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领土向东南西北大幅扩张,击败匈奴后,成为亚洲大陆扛把子,势力范围辐射到中东地区。汉宣帝时期,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入朝向大汉天子朝贡,自称藩臣,表示臣服。也就是说匈奴单于呼韩邪,主动骑马来长安(今天西安),找汉宣帝拜码头,认刘询做大哥。刘询很醒目,当场收呼韩邪做小弟。刘询收呼韩邪做小弟,不是因为看他长得帅,而是看中他有广告效应。其他周边部落首领,见匈奴单于都认大汉皇帝做大哥,都争先恐后跑到长安来拜码头。此时,大汉文治武功达到鼎盛,汉朝与周边国家部落,建立了广泛的宗藩关系,接受周边藩属国的朝贡。

随着中原王朝的更替,中央政权和周边藩属国家的宗藩关系,也是断断续续,时强时弱,时多时少。唐朝把突厥打残废之后,成了全球扛把子,四海咸服,向大唐朝贡的国家自然就多如牛毛。朝贡关系在宋朝是一个低谷,虽然宋朝经济、文化、科技高度繁荣,但在军事上得了小儿麻痹症,整体国防军事能力略显羸弱。而周边辽、金、西夏都是军事强国,宋朝反而向藩属国纳岁币,也就是花钱买和平,大搞金钱外交。尤其是南宋,能用红包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大动干戈。

三十九、大明朝贡体系,这个套路,在今天行得通吗 - 1

一直到明朝,这种宗藩关系才扭转过来,中央政权再次兴起,威加四海,盛名远扬。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势力辐射到南洋、印度洋等诸国,向大明朝贡的国家和地区有琉球(今日本冲绳)、朝鲜(今朝鲜半岛)、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满德勒(今缅甸)、苏门答腊(今印尼)等65个国家和地区。

严格地讲,在这65个藩属国当中,可以具体分为朝贡国、藩属国、附属国、服属国、赠贡国、屏藩、藩屏等。由于明朝藩属国比较复杂,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把与大明发生朝贡关系,及纳入大明政治势力范围的国家,都统称为藩属国。我们不搞学术,我们不要那么古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

大明王朝藩属国众多,宗藩关系比较复杂。有的藩属国是彻底臣服,每年向大明朝贡,大明为其提供军事保护,譬如朝鲜。有的藩属国只是表面臣服,大明王朝还需采取怀柔政策,也就是通常说的软硬兼施,连哄带骗,譬如交趾。有的藩属国是贸易朝贡,和大明王朝通商,大明政府也只是通过经贸来影响对方,并不干涉其内政,譬如苏门答腊。

国与国之间,关系有亲疏,利益有大小。两国关系如何定位,都是出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这种国家利益,由地理地缘、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因素所决定。包括现在也是一样,中国和巴基斯坦为了制衡印度,建立全天候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铁哥们关系。中美是生意上的朋友,但关系还不够铁,存在分歧与摩擦,感情还需要培养,沟通渠道还需要加强建设,所以中美是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在中华朝贡体系中,中央政权作为宗主国,不会轻易干涉藩属国内政,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方式,来影响藩属国。如果遇到个别刺头,或者白眼狼,中央政权也会发脾气,跨上骏马,提起大刀,千里奔袭,杀到城门之下,教教他们如何做人。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中央政权和藩属国之间,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和西方政治概念中的宗主国与藩属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分析下。

中国和藩属国是互惠互利的双边关系,而近代欧洲和藩属国之间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最大根源在于经济基础和文明程度。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说,一个人家里仓库充实,不愁吃不愁穿,才知道讲礼节与荣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并且是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举个例子,在饥荒贫困的情况下,人最强烈的需求就是吃饱饭;在吃饱饭之后,才会考虑人身安全需要,安全得到保证后,才会考虑情感上的需求。

我们用这个理论来分析当时中国人和欧洲人的需求。

中国人家底丰厚,一直都是有钱人,要啥有啥,看不上隔壁穷邻居家里的坛坛罐罐。加上儒家教育长期过于发达,导致国民素质涵养偏高,喜欢讲道理,不喜欢动手动脚。历代领导人,以天子自居,家大业大,不屑于剥削邻国。用马斯洛原理来解释,富裕的中国人,需求处于第四、第五个层次,需要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也是中国作为宗主国,为什么不去剥削藩属国的根本原因。

而欧洲人不同,1500年以前,一直都生活在愚昧与黑暗中,都是饿死鬼投胎,穷疯了。整个国家和民众,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去一趟繁华富、遍地黄金白银的中国。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断了欧洲的财路。穷疯了的欧洲人,逼迫下海开辟新航线,希望凿通海路,继续和中国做生意。用马斯洛理论来解释,欧洲人当时最大需求是能吃饱饭,可以活下来,不再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欺压。

在15世纪之前,欧洲人都没有开化,没有开化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教养。成功开辟新航线后,欧洲人在非洲、南美洲地区肆意屠杀本地人就很正常。因为欧洲人认识字的人都没有几个,就不要指望和他们谈什么王道。

而15世纪的中国大明王朝,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成熟。

就拿朝贡关系来说,它是大明王朝治理国际关系的一种外交方式,也是华夏文明治理全球的一种通用模式。因为,在华夏文明体系中,一直崇尚王道兴天下,霸道失天下。朝贡关系,就是这种治世思想的延伸。这个套路,中国人用了两千多年,好用上手又快。

这套全球治理模式,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讲王道。近代欧洲采用的是殖民模式,殖民模式的核心是霸道和无道。而美苏制定的条约模式(协约模式),核心仍然是霸道。条约关系本质上还是殖民关系,它是殖民关系的延续,只不过包装得很好,比较隐晦,没有殖民关系那么简单粗暴。看看今天的日本、韩国就知道,美国佬虽然穿西服打领带,斯斯文文,一副绅士的做派,其实骨子里面还是蛮夷。

为什么我们很多中国人都不自信,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被蒙蔽了很久很久很久而已。

从全球历史发展络脉看,1500年是一个分水岭。

1500年之前,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是绝对的老大。在国际上,中国扮演宗主国的角色,一直领衔主演,其他国家都是藩属国,在世界上跑龙套。这个时候,中国和周边各国,以朝贡方式,建立外交关系,维持国际格局。

朝贡体系下中国好比是个富爸爸,其他藩属国好比是干儿子。朝贡呢,就是逢年过节,干儿子都要带礼物来孝敬中国干爸,以表尊敬孝心。当然中国这个干爸很讲仁义,会给每个干儿子封一个大红包。从经济层面上讲,干儿子千里迢迢来看望干爸,都是稳赚不赔的事。当然,干儿子被隔壁邻居欺负,中国这个干爸知道了,肯定也会帮他出头。

1500年前后,在地球的西端,还有另一个强盛的国家,这个国家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当时的世界格局来看,全球文明中心集中在亚欧大陆,可以分为三大块。

1、大明王朝,繁荣富庶,经济、文化、政治高度发达。

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的版图非常大,地跨亚非欧三洲,雄踞巴尔干地区,地中海、黑海、红海都成为其内湖。

3、欧洲大陆,当时欧洲刚从中世纪的黑暗中睡醒,又受到来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欺压,仍然生活在恐惧中。

从当时情况来看,最有希望治理全球的应该是大明王朝,因为它具备各方面的条件。其次是奥斯曼土耳其,这个雄霸亚欧非三洲的超级帝国,比大明王朝国运还长,混了600多年。让外星人大跌眼镜的是,最后竟然是落后愚昧的欧洲,先后超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东方的中国,成为全球霸主。

1500年之后,谁都没有料想到,葡萄牙、西班牙航海运动能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王阳明在北京中央机关单位一边喝茶,一边看文件时,肯定想不到,在大明的西边竟然还有一群亡命徒,冒着喂鲨鱼的危险,在海上航行数月,目的就是为了来东方获取香料、丝绸,并恢复东西方双边商贸关系。

幸运的欧洲人(葡萄牙西班牙)通过航海,误打误撞发现新大陆,又意外找到大量黄金白银,然后通过和印度通商,把香料、丝绸、瓷器带回欧洲,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

欧洲其他穷鬼,看到葡萄牙西班牙暴富就眼红,于是纷纷组建船队下海捞金。欧洲市场就那么大,正儿八经做生意,利润越来越有限。没有文化的欧洲人,自然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为了能一夜暴富,什么昧良心的生意都敢做,贩卖非洲人口,屠杀印第安人,侵占殖民亚非拉领土。

王阳明没想不到,欧洲人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王阳明也没想不到,后来葡萄牙人还向大明政府租借了一个广东边陲小岛,后来干脆赖着不走。土地辽阔的大明王朝,压根没有把那个小荒岛放在眼里,后来干脆租给葡萄牙人,每年租金500两白银。15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葡萄牙在海岛上任命自己第一位总督,一直到500年后,这个小岛才回归中国,它叫澳门。

王阳明更没想到,300年后,这群欧洲人的子孙,开着铁甲快艇,端着洋枪大炮,把中国紧闭的大门轰开几个大窟窿……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